相信大家和小编一样,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变化。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在新增确诊新冠肺炎名单中。
1月31日珠海新增8例的确诊病例中年龄最小为10个月! 看到这些疫情信息发布后,很多家长就有疑问了,早前不是说“儿童不易感”吗? 对于出现婴幼儿病例的问题,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回应:原则上所有人都是易感的,不能排除疫情下沉到青少年的可能,居家少出门是对儿童青少年的有效防护。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消息里也表示:相对于感染的人数来说,目前儿童病例所占比例很小,但婴幼儿自身免疫力低,本来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面对这样的新型冠状病毒,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不是幸免者。那么,家长该注意什么才能保护好家中的宝宝呢?马上来看一下吧 由于目前没有针对性疫苗,所以对于婴幼儿最好的方案依然是切断传播途径。 具体来说,可以这么做: 少出门,谢绝访客! 根据专家发布,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在潜伏期也存在感染性,也就是说没有症状的感染者也会存在感染性。 而是1岁以下的婴儿无法佩戴口罩,所以监护人应提高警惕,尽量少带宝宝出门,少让宝宝接触外来人员。 如果必须出门,不要让宝宝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回家后建议洗手换衣服,做好卫生措施。 勤洗手,正确洗手! 婴幼儿需要依靠家人的密切接触来获得相应的照顾,所以家长和其他相关密切接触宝宝的人如果手上带有病毒,很容易传染给宝宝。 大人和宝宝出门归来之后、喷嚏、饭前便后、咳嗽、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之后都需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请戳这里: 无流动水时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但要防止孩子用完免洗洗手液后把手放进嘴里或者揉眼睛等引起中毒。 佩戴口罩,但注意宝宝的适用情况! 1岁以上儿童出门都应该佩戴口罩,儿童呼吸功能相对成人较差,N95口罩虽然阻挡病毒能力最强,但使用时会减少呼吸空气量,导致呼吸费力。所以去公共场所,儿童可以先选用儿童医用外科口罩,但家长需要随时注意孩子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 另外,由于从呼吸功能的角度考虑,1岁以下婴儿不适合佩戴口罩,因此家长不应带1岁以下婴儿出门。 需要注意的是:帮宝宝佩戴口罩前要洗手消毒,然后确定口罩的正反面,再拉开口罩的褶皱,有鼻夹的在上方,口罩必须完全罩住宝宝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佩戴好后用双手食指压紧鼻梁两侧鼻夹,确保贴合皮肤,不漏气。 口罩内外不能交替使用,2-4小时需更换1次,当口罩受潮或被分泌物污染,应及时丢弃。摘下口罩时还要记得洗手。 当然能不带宝宝出门还是不要带去了,毕竟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
去医院需做好防护!
如果是普通的体检,能推后就尽量推后吧。因为医院一方面人流密集,另一方面感染者出现的概率较高。
不管在任何科室就诊,应配合医生治疗,听从安排,尽量不触摸公共设施,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揉眼睛,避免宝宝把手塞入口中,医院出来后尽快用流动清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出现可疑情况如何处理
家长需要警惕自身与周围人员和宝宝密切接触者的暴露情况。如果出现可能接触过感染者的情况,需居家自我医学观察,并与当地居委会、小区管理部门反映。
如若发现宝宝在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建议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告知医生接触情况,听从医生建议,遵医嘱治疗。